当前位置: 首页>>师范类专业教育认证>>物理学专业>>毕业要求>>正文
毕业要求
2023-10-23 14:37  

n 践行师德

1 [师德规范]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史等内容,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度认同,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具有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1 理想信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关注时事政治与社会发展,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师德准则: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高尚职业道德,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 [教育情怀]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认同教师工作价值,理解基础教育对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认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具有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宽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用心从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细心和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具有国家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基础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中学物理教师职业保持激情与执着。

2-2 自身修养:具有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宽厚的人文底蕴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2-3 用心从教: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细心和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关爱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个体差异,用心从教。

n 学会教学

3 [学科素养]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系结构和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够熟练应用,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具备一定的运用物理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探究物理前沿问题的潜力。了解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充分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对其他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3-1 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探究物理问题。

3-2 实验技能:充分认识科学实验对物理学科研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系统掌握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对于实验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能够进行实验设计等创新性应用。

3-3 核心素养: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理解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系统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理论知识并能较为熟练地应用;具备探究物理前沿问题的潜力。

3-4 学科交叉:了解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充分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对其他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能力]

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育理论基本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教育原理和方法,辅以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较为科学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育教学基础: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扎实掌握与中学物理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及物理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深入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能够运用相关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4-2 教学设计与实施:具有扎实的“三字一话”及实验操作等教学基本功,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熟悉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能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环节,有效开展教学组织和课堂管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注重个人教学特色的塑造。

4-3 教学信息化: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常用软件、平台的常用操作;具有安全、合法与负责任地使用信息与技术的意识,能合理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

4-4 教学评价与改革:树立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理念,理解教育评价原理,能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过程评价,能合理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能有效分析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改进教学方法,能结合学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相关研究。

n 学会育人

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认识德育工作价值,了解中学德育的原理与方法,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掌握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以及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注重校园安全与应急管理,能开展相关活动,能较合理分析解决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班级指导。

5-1 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认识德育在中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中的价值,了解中学德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5-2 班级管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掌握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教育实习中,正确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等活动;具备合理分析解决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班级指导。

6 [综合育人]

具有综合育人意识、教书育人意识和课程育人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合理设计育人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有机开展养成教育,实现学科育人。了解活动育人的内涵,掌握相关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能力,能挖掘育人要素,进行较为完善的活动方案设计和安全预案准备。

6-1 学科育人:具有综合育人意识、教书育人意识和课程育人能力,理解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能在教学实践中,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合理设计育人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育,有机开展养成教育,体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6-2 活动育人: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掌握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能力;能挖掘育人要素,进行较为完善的活动方案设计和安全预案准备。

n 学会发展

7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适应时代和物理专业发展要求,进行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物理知识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并实施改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研究、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和创新探究中的问题。

7-1 发展规划: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路径,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能够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7-2 反思改进:掌握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物理知识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并实施改进,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研究、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和创新探究中的问题。

8 [沟通合作]

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等能力,掌握基本沟通合作技能与方法,能在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中学教育团队协作类型与方法,具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8-1 表达沟通: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沟通交流的作用和意义,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掌握基本沟通合作技能与方法,能够与同事、同行、专家、学生、家长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8-2 共同成长: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集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师生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等不同构建形式,了解中学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沈阳大学教务处